(通讯员 郭凌微 陈金建)7月19日,为践行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的铮铮誓言,把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”的重任扛在肩上,培养青年石油学子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决心,长江大学“黑油”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现场开展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,队员们通过考察调研、参观学习,旨在培养石油学子“我将无我、不负人民”的精神,在未来为国家输送清洁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龙乡伟力,青年赋能。在中原油田公司李建雄经理介绍入场嘉宾之后,座谈会便从一个宣传片正式开始。“目光所至,皆是石油精神,皆是青年担当。”,通过简短的视频,向队员们展现了中原油田展示了磅礴的创造伟力:每年高起点研究项目550余项,建立国家级、省市级重点实验室若干;在创新领域,他们不甘落后,建立创新工作室、创新成果孵化基地、创新发展联盟;他们激情四射、热爱生活,不惧挑战,拥抱变化,以“传承、创新、多元、进取,并且永不满足”为口号,履行社会责任,彰显国企担当。
忆往昔,畅未来。华体会在线-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,党委副书记刘娥向校友们表示亲切问候,并详细介绍母校近年来发展。自2012年合作共建以来,位列“石油、现代农业、区域经济、荆楚文化”四大王牌之首的石油工程学院,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学习环境好、学科实力强、国际交流广、校友资源多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学院。学院不仅打响了“石油文化素养讲坛”、“小课堂,大思政”等以培养学生弘扬传承石油精神为目的的特色活动,更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“尊重学生,尊敬学者,尊崇学术”的氛围。刘书记表示,我们欢迎并衷心期盼校友来校交流,是校友交流拉近了企业和学校的关系,让学生们更加明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。
畅所欲言,薪火相传。在校友提问交流环节中,实践队员们争先恐后,踊跃发言,油田领导以及首席专家们镇定从容,耐心地为队员们一一解答。首席专家蔡其新在回忆起踏上前往濮阳的征程时的场景时表示,“重要的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,初入企业,尚且懵懂无知,背起行囊,常有书在侧。”现如今,各种挑战和需求更有利于青年完善自我,增长才干,不管是非常规油气田、万米超深层油气、储气库群、CCUS战略都需要石油青年接下接力棒,把责任担当放在第一位,跑出下一个石油辉煌,取得更高的成果。
忆苦思甜,常怀感恩。08级校友王忠路经理回忆起毕业这十年时饱含激情:“这十年,我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,坚守初心,收获颇丰,受益良多;在校时,我认真学习,学有所思,学有所悟,学有所成;毕业后,我扎根基层,奉献青春,任劳任怨。”他不仅收获了一个美满的家庭,更收获了问心无愧。提起母校,技术专家徐菲同样饱含感激:带着知识,带着热忱,扎根中原,这归功于母校的培养,石油精神的传承。他还提到,每每遇到困难时,总会回到母校,和昔日良师为伴,以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伴,为自己“加油”,重新出发。
直面挑战,坚韧不拔。在问及如何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时,李建雄经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入,“调离采油厂时,生产一线还有一些遗留问题,两年后在其他岗位上,之前未解决的问题突然有了灵感,但灵光乍现往往来自孜孜以求。”如李经理所说,生产中的“卡脖子”问题往往并不是技术难度高的问题,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,培养底层思维能力,洞察事物的本质,把握问题的关键。他进一步提到,铁人精神的内涵不仅仅是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,更是“苦干、巧干、实干”,是始终保持对石油行业的热爱,随时有迎接挑战的准备,李建雄经理一番讲话让实践队员们坚定了对石油行业了信心,现场掌声经久不息。
未来可期,大有作为。蔡其新专家在谈到毕业生就业问题时表示,现代化油田已基本实现智能化、数字化管理,希望毕业生们明确“是来享受的,还是来奋斗的”基本问题,脚踏实地,逐步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,油田企业有广阔的平台,渴望招贤纳能,共创油田生产新盛况。
来源:中国青年网濮阳7月20日电